什么是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

ifaxue 法律知识 15 0

存货的期末计量

关于存货的研究有:初始计量→发出计量→期末计量

初始计量是研究存货的成本来源。

发出计量是研究存货被消耗、领用等发出时要用4种方法来确定其金额。

而存货的期末计量是研究某个时间段对现有(账上)存货的价值重新确认。(存货可能增值,也可能减值了),这也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不能高估账面的资产。

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存货要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用可变现净值来测试存货是否减值)

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不做账务处理,存货按照成本计量。(举例:我现在1000块钱的手机未来的估计售价是5000,这时不做账务调整,还是按照1000来计量手机价值)

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表示企业资产减值(跌价了),遵循谨慎性不得高估资产,存货要按照可变现净值来计量(孰低计量原则),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举例说明一下:我是卖手机的。月初购进10部手机1000元(采购成本),过了几个月时间这10部手机跌价了,根据市场的售价,我估计这批手机只能卖400元了。(可变现净值)

我当时购进手机时入账的价格是1000,现在跌了600块钱。我不可能还要计1000块的资产价值了,会高估资产。这时就要调帐(不是调账,是要计提存货价值准备来把跌价表示出来)。(等下会说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先看看什么是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税费

需要注意的是:

估计售价不是“蒙”的价格,

而是有根据的,有合同按照合同价格;没合同按照市场价格。还有一点比较容易忽略:原材料加工成产成品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估计售价是产成品的估计售价-产成品的加工成本、产成品的税费。

是根据产成品来确定可变现净值。

下面说说对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账务处理:

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说明存货价格减值了,不值当时那么多钱了,不能再用买时候的价值来反映了,这样会高估资产啊。不行,要调帐(

不是调账,是要计提存货价值准备来把跌价表示出来

),把已经下跌的钱(存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要和存货成本区分开来,这个下跌多少钱要用存货跌价准备来表示,而这下跌的钱要进入企业的一项费用,用资产减值损失来表示。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表明存货可能发生损失,应在存货被销售之前确认这一损失,并相应的减少账面价值。(怎么减少,这时要开一个备抵类账户-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钱数越多,库存商品等存货的账面价值就越小。)(“调账”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列示的价值就是按照孰低原则确定的价值=存货的账户余额(买的时候多少钱)-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

存货跌价准备,从字面都可以理解,是准备要跌价的存货,跌多少钱就是用这个科目来反映,这是资产类科目,不过是特殊类资产(资产的备抵科目,和资产的账面价值相抵,资产备抵科目贷方增加多少,正常的资产类账户借方就相应的减少多少),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当计入贷方时表示准备要跌价的这600块钱增加了,同时存货的账面价值也少了600.(都说资产的备抵科目是正常资产科目的跟屁虫。)

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如果计提跌价准备,要把跌多少钱归集到这个损益类费用科目里面;如果是存货跌价转回,就把要转回多回多少钱计入损益类收入里面。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

接卖手机那个例子:

计提存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0(企业的费用增加了,这个科目的意义就是来归集资产减值的这项费用,以便企业对费用以及利润的核算,每个科目都有特定的用途)

贷: 存货跌价准备 600(是特殊的资产类科目,也属于资产,贷方表示增加,表示准备要跌600,跌多少钱用这个科目反映表示)

计提就是确认估计的损失并入账。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如果估计售价400块钱的手机涨价了,涨到15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600 (准备减少)

贷: 资产减值损失 600(把当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确认的损失从损益类费用科目里面拿出来,放到损益类科目的收入类,也就是说这次涨价的差额1100要冲减当时计入损失的600块钱,冲减的限额就是当时计提跌价准备的额度。)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损益类收入)

存货跌价准备转销: 对已售商品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实际上是按照已售产成品或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例题】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12月2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销售价格为600万元,实际成本为540万元。产品已发出,款项存入银行。销售前,该产品已计提跌价准备40万元。  借:银行存款                702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借:主营业务成本   540    贷:库存商品      540  借:存货跌价准备   4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0

 合并一笔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    存货跌价准备   40    贷:库存商品     540

下面说存货的清查盘点

先说一下

待处理财产损益这个科目,它是用来反应企业在清查过程中已经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亏损。是资产类账户。为便于理解它的借贷方向可以这样理解,待处理损益如果盘盈,就是待处理财产溢余/收入,贷方表示增加;如果发生盘亏,就是待处理财产损失/费用,借方表示增加。

清查盘点的处理原则:应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期末处理后,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无余额。

盘点涉及两方面:

审批之前:发现账实不符,要调整资产涨,产生待处理财产损溢

审批之后:

如果盘盈:冲减费用

如果盘亏: 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作为

净损失

属于

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

等原因造成的,计入管理费用

属于

自然灾害

等非常原因造成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举个栗子:我是卖车的,库房有5辆车单价为2万的车,月末盘存发现盘盈了1辆车

审批之前: 借:库存商品 2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2( 盘盈为收入,计入贷方表示增加)

审批之后:领导说把这笔盘盈处理掉吧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2 把这笔收入当做企业的一项费用吧(抵减企业的费用)

贷:管理费用 2 待处理财产损益溢余减少来抵减企业的管理费用,导致费用表少

盘点车辆时,发现少了2辆车,其中1是保管不善,另外一辆是被雷电击中了。

审批之前:借 : 待处理财产损益 4 损失增加

贷: 库存商品 4 为与账实相符,账上要减少4万,计入损失

审批之后: 借:应收账款 1 保管员赔偿

营业外支出 1 非正常损失

管理费用 2 扣除其他费用的净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4 损失被处理,损失减少,相应的费用增加

以上就是这些内容,其中的有些点可能有待商榷,希望能得到网友的指点,共同学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